福州这项无障碍专项建设获评全国标志性示范性成果!

2024-09-20 16:58:00  作者:   来源:福建省肢残人协会、无障碍智库   责任编辑:原芷晴

2024年9月1日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一周年。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特汇集有关单位、行业组织在此期间努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所呈现的标志性示范性成果百项。

由中国肢残人协会、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福州地铁建设有限公司为主创单位的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一程(滨海快线)车站公共区无障碍专项建设荣获标志性示范性成果,列为“推广应用成果”。

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工程(以下简称滨海快线)起于福州火车站,经福州主城、闽侯青口、滨海新城、长乐国际机场,终至临空经济区。线路总长62.4公里,设计时速140Km/h,设站13座,预留2座远期车站。为福建省第一条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可实现福州主城至滨海新城约半小时通达,火车站至长乐机场约40分钟通达的目标。对福州拉开城市框架,实现沿江向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福州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发挥龙头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滨海快线自2023年9月以来不断完善设计,目前正处于施工阶段。

图片

滨海快线线路示意图

福建省肢残人协会与福州地铁集团对于地铁无障碍的推进始于2013年11月,10多年来,在时任中国肢残人协会无障碍服务与推广委员会主任、福建省肢残人协会主席、福州市残联副理事长徐世元和省肢残人协会无障碍委员会主任俞放的带领下,省肢协和福州地铁双方不断地合作与沟通,通过组织座谈、征求意见、现场调研、召开认证会、咨询国内专家意见、参与地铁无障碍建设验收等多种形式,双方共同推动地铁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福州地铁一号线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案例2016年入选了中国残联编辑出版的《全国基层残联专门协会优秀案例100例》一书,2019年入选“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成果目录”,福州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都曾对福州地铁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了报道。在福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四号线、五号线的设计、体验基础上,2023年9月份以来,“福州轨道交通滨海快线”福州地铁建设方、设计方在现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福建省肢残人协会名誉会长徐世元的全力支持和指导下,多次探讨交流设计方案,解决设计施工难点,推动地铁系统内的无障碍设施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确保残疾人能够自主安全、顺畅无忧地乘坐地铁交通,融入社会。

滨海快线车站的无障碍设计包含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电梯、宽闸机、盲道以及无障碍卫生间、低位服务设施及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无障碍人士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图片

无障碍设计站厅布置图图片

无障碍设计站台布置图

地铁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加强地铁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地铁工程质量、可以方便特殊群体出行、展现城市文明形象、推动社会融合与共享、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以及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完善。因此,中国肢残人协会、福建省肢残人协会、福州地铁建设有限公司将进一步重视地铁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构建更加和谐、包容、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